001版 头版

带着云锦“出圈”,时尚匠人的传承初心

社区新报 | 2022年07月01日

  2013年,著名设计师劳伦斯·许的一场“海外带货”让南京云锦“撞”入时尚界。T台上,这门古老的皇家技艺成为时尚新秀。T台下,云锦之美不仅震撼了诸多外国面孔,更让一名中国姑娘对朝夕相处的“世界级非遗”有了全新认知。

  这名中国姑娘叫吴颖,如今身为南京云锦“新传人”的她,正身体力行地带着云锦跨界“出圈”。非遗保护,不能停留在一纸名录上,也不能仅藏于博物馆一展了之。如何传承创新,是所有传统工艺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身为“85后”匠人,吴颖探索的“跨界融合”传承模式,在实践中闯出了一条新路。

  “结缘”时尚

  走出国门的“文化自信”

  在南京中华门外的1865晨光创意产业园内,一幢老式工业厂房里不时传出阵阵机杼声。循声而入,只见一台长5.6米、高4米、宽1.4米的云锦大花楼木织机,正由两名织工配合织锦,以“每天5—8厘米”的织造进度编排经纬,融合着时间的淬炼与巧夺的天工,一匹“流光溢彩、灿若云霞”的南京云锦将由此完成。这一幕便是云锦的“通经断纬”妆花织造技术,仅凭艺人口传心授流传下来,是3000多年织锦史上唯一留存至今的工艺。

  这架织机隶属于一家名为“承创空间”的工作室,而吴颖就是这间工作室的主理人。2009年,大学毕业的她进入南京云锦博物馆工作,也就在这一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中国古老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彼时的吴颖对云锦的了解尚处于“懵懂”状态,“刚工作时,我完全是从零开始,慢慢地接触、学习,直至最后爱上云锦。”

  当时,刚刚入选“世遗”的云锦技艺与文创产业的初始结合“经验尚浅”。“那时的云锦文创产品相对比较简单,以围巾、靠枕居多,创意不是很新,吸引力不强。”

  2013年,劳伦斯·许与南京云锦的一场海外跨界合作,让吴颖看到了云锦创新的希望。当时,劳伦斯·许将云锦运用到礼服设计中。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剪裁与演绎下,云锦制成的礼服惊艳全场。回忆起这一幕时,吴颖仍“深感震撼”,“看到现场那么多人都在赞叹云锦之美,说这是‘世界上最好、最奢侈的面料’,我感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

  改良创新

  让经典“触手可及”

  从那刻起,吴颖似乎真正走进了云锦的世界,并有了自己的思考。“我觉得云锦不能只是守古,更应与当下融合,也许,是发生改变的时候了。”

  2017年,吴颖创立了南京承创织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即传承、创为创新”,秉承着这样的创业初心,吴颖希望以“承创空间”为老手艺与新时代生活之间的纽带,重塑匠人与消费者的关系,让极致的工艺回归物品本身,让更多人感受织作之美。

  都说云锦“寸锦寸金”,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吴颖算了一笔账:一块云锦的织造需要上下两个工人,工时按一天8小时算,一天大约能织出5—30厘米的长度。根据图案的复杂度取中间值20厘米的话,两名工人一个月不休息,也只能织出600厘米,即一匹6米的云锦。“假使一名工人每月有5000元的工资,2人一个月就是1万元,除以6米得到的价格只是制造成本,如果再加上原材料及设计费,我们面料的价格在每米8800元到18000元之间。”

  显然,这样的“精工细作”难以满足当下人的消费需求。“我们希望能做一些变革,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感受云锦之美。”正是出于这样的理念,吴颖带着团队对云锦的织造过程进行了现代化改良:在沿用过去工艺的基础上,用机绣替代了一部分人工织造;设计上,用电脑一次性完成图稿加颜色。“除了妆花织造因为需要用到真金银线和孔雀羽毛,无法用机器取代,其他织造方式基本可以用现代化的、改良过的机台模拟过去的工艺原理和结构,从而进行生产。”吴颖表示,未来更期待用3D打印、大数据、AI等高科技手段,以智能制造助力云锦织造的改良。

  工艺上的改良带来了效率上的提升,更让云锦的普及和商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从国潮箱包、华风配饰、明制汉服,到家具软饰、艺术背景墙等,承创织绣在织造上大力创新,所覆盖的产品线均以“高颜值”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让他们能对当代生活美学和织绣情趣“触手可及”。

  “跨界”融合

  让更多人了解云锦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吴颖正带领承创织绣的团队摸索出一条“多元跨界之路”。“国潮”涌动中,类似于云锦这样的传统工艺正不断破圈创新。目前,承创织绣已与欧莱雅、腾讯游戏DNF、Bang & Olufsen、New Balance等知名品牌尝试了多种“跨界融合”。对于未来,吴颖希望能与更多本土品牌进行合作,“国潮兴起,我们不想一直做陪跑者,本土品牌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除了与服装界合作,承创织绣更是“一脚”跳到装饰材料行业——云锦文创产品出现在了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江苏园博园、上秦淮国际会议中心等场所。

  “云锦非常适合做大的图案。我们叫‘跑马看妆花’,就是云锦越大越远,看起来越觉得它立体感强,气势磅礴。用云锦做成服装,因为身高限制不可能太大,但是做成大型的空间设计,它的气势在观感上就能够完全体现出来,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也一定具有优势。”吴颖认为,在大型公共活动空间中用云锦进行文创软装,无形中也是向大众宣扬文化价值,提升云锦的知名度,“我们会在装饰旁边贴一个小标签,上面注明这是什么工艺、用了怎样的制作方式,这就是在向大众普及云锦文化。”

  从创立到发展,承创织绣充分发挥南京云锦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在历史文脉、技术技艺、专业人才、设计创意、跨界融合等方面的优势,云集了国家级传承人周双喜、郭俊及江苏省工业美术大师张洪宝等专业人才,并结合国际团队组成了创意创新团队。2020年,承创织绣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

  “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创造云锦的商业价值,让云锦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让传统文化逆向输出成一种时尚潮流,这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保护。”这便是当下如吴颖这样的时尚“匠人”的传承初心。

  通讯员 彭珵 本报记者 邹云香

  

  

  图为云锦装置艺术作品《无界》 承创织绣供图

  

  

  扫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