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版 方志讲坛

八大碗,流传千年的盐城味道

社区新报 | 2022年07月01日

  外地人一提到盐城的美食,脑海中就浮出“鸡蛋饼”三个字,而在盐城人的心目中,“八大碗”永远排在舌尖之上的首位。如今,“八大碗”已成为淮北一带宴席的主要模式。“八大碗”半汤半菜,碗大凸显北方的豪爽,半汤半水显出南方的细腻。在当地,“盐城八大碗”一直是宴请宾朋的最高规格。

  “盐城八大碗”指的是“烩土膘、大鸡抱小鸡、红烧糯米圆、萝卜烧淡菜、涨蛋糕、芋头虾米羹、红烧肉、红烧刀子鱼”等八道地道的宴席菜品。2017年,“盐城八大碗”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注册为“集体商标”,成为全国首个有身份的地方菜。

  盐城八大碗的历史由来

  盐城八大碗的诞生带有传奇的色彩。相传东汉末年,盐渎县(盐城最早建制县)首任县丞孙坚(三国吴王孙权的父亲),到任不久就接到一桩奇案,反复侦查仍毫无头绪,为此苦思冥想,不思饮食,夜不能寐。

  一天,有高僧指点,说三日内有八仙路过此地,或能帮他破解此案。为了迅速破案,孙坚命令木匠打制上等的四方桌,摆上八碗八筷、八匙八碟、八杯八椅,上八盘大菜,请求八仙用膳。孙坚在庭中亲自双手捧香,毕恭毕敬地说:“恭请八位神仙到寒衙用膳。”随后,他将奇案叙述了一遍,告知案中蹊跷,恳请八仙指点迷津。八位神仙对孙坚的盛情邀请和备下的酒菜非常满意。当日夜里,孙坚梦中得到神仙指点,得以迅速破案。

  用八道菜宴请八位神仙而破案,“八大碗”由此而来,四方桌后来也称为八仙桌。于是,盐渎百姓纷纷效仿,宴请均用八大碗,“盐城八大碗”由此得名。

  到了隋末时,韦彻占据盐城自立称王,修建宫殿。在宴请乡绅士族时,为了彰显身份,他在八大碗宴席中加入许多名贵食材,让八大碗得以从民间进入宫廷。渐渐地,八大碗便在盐城坊间流传开来,经过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演变成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盐城八大碗”。

  溯源盐城八大碗菜系故事

  “盐城八大碗”一直是宴请宾朋的最高规格。不仅在取材上,更在寄寓的情感上,每道菜都有实实在在的盐城味道。上菜的顺序虽不是一成不变,但最后一道红烧鱼却是固定的。

  烩土膘

  寓意:求贤若渴,以礼下士

  据《盐城县志》记载,鱼鳔历来为盐城贡品,非常珍贵。第一道菜通常是烩土膘。盐城人将猪皮涨发烹制,俗称“土鳔(膘)”。元末年间,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急需一位军师,他得知施耐庵足智多谋,就让火头军烧了一碗肉皮,礼请他并设宴款待。施耐庵甚是钟爱,便问张士诚菜名,张士诚答“会南阳”。施耐庵明白了,原来张士诚以表求贤之心,把他比作诸葛亮。自此“会南阳”这道菜就流传开来,即盐城八大碗中的“烩土膘”。

  大鸡抱小鸡

  寓意:母慈子孝,舐犊情深。

  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多次到盐城(当时为盐渎)一带治病救人。一日,华佗为一小孩治病,发现小孩很虚弱,于是让孩儿母亲给他补充营养,可由于家贫,孩儿家中唯有一只母鸡和几个鸡蛋,母亲便将母鸡宰杀与鸡蛋一起煮制,孩儿食后,立刻精气神大增。孩儿母亲非常感谢华佗,恳请华佗为菜起名。华佗看着依偎在母亲怀中的小孩,触景生情,便给这道菜起名为“大鸡抱小鸡”。从此这道菜便流传了下来。

  红烧糯米圆

  寓意:顺利团圆,好运连连。

  元末,朝政腐败,百姓生活艰苦。张士诚因贩卖私盐与官兵起冲突,遂联络十七名盐民起义,即“十八条扁担起义”,并大获全胜。为了庆功,厨师便想给将士们做肉圆。可将士较多,猪肉不足,于是,厨师脑筋一动,把煮熟的糯米加入猪肉中制成肉圆,色香可口,两全其美。将士们在庆功宴上吃了糯米肉圆后,胜仗连连,“吃糯米肉圆打胜仗”的好兆头便流传开来,这道菜也流传至今。

  红烧肉

  寓意:事业兴盛,生意红火。

  红烧肉来源于抗金故事。南宋抗金女英雄梁红玉随夫韩世忠转战盐城期间,曾设军帐于盐城永宁寺。这个时期,大名鼎鼎的抗金名将岳飞曾四次到访商讨抗金大计。韩世忠、梁红玉夫妇听闻岳飞爱吃东坡肉,便向岳飞讨教东坡肉烧法用以犒劳士兵,随后用五花肉和面酱做出美餐红烧肉待客。岳飞吃后,赞不绝口,红烧肉便伴随着抗金故事在盐城广为流传。

  萝卜烧淡菜

  寓意:风雨同舟,肝胆相照。

  史料记载,北宋年间,因海水倒灌,范仲淹奉命修筑海堤,亲自深入施工现场。恰因工期长又遇秋季涝灾,与民工同吃同住的范仲淹发现粮草紧缺,便与伙夫来到海滩寻找食材,有幸找到大量贻贝,捡回后与萝卜同煮,味道鲜美。因煮时无盐,取名“淡菜”。此后,萝卜烧淡菜便成为盐城的美食之一。

  涨蛋糕

  寓意:兄弟和睦,步步高升。

  相传登瀛桥下有一姓周的大户人家,一大家人住在一起。某年,周老罢官,家道衰落,连孩子们每日一人一鸡蛋也供应不起,长兄周礼便把自己的鸡蛋分给弟妹们。二弟心疼哥哥日渐消瘦,便请求厨娘将鸡蛋打碎做成涨蛋糕,如此操作,便兄弟姊妹们个个都能吃到了,一家其乐融融,手足感情也愈加深厚。后来兄弟们先后科举,连连高中,涨蛋糕也成为盐城代表美食之一。

  芋头虾米羹

  寓意:祈遇贵人,喜事连连。

  南宋丞相陆秀夫自幼喜爱读书,在乡试、县试、州试屡获第一,礼部会考登进士榜,乡人无不称奇!传闻陆秀夫每次赴考,他的母亲 必用芋头、虾米烹制羹肴,让陆秀夫吃后赶考。母亲期盼儿子出门遇贵人、遇好人、交好运,考试圆满顺利。于是,乡人们纷纷效仿,“芋头虾米羹”这道菜也就流传开来。

  红烧刀子鱼

  寓意:家庭和美,连年有余。

  史料记载,张士诚起义后带领盐城人民半夜攻上高邮城墙,人人手持一把刀,大刀在月光下飞舞,吓得守城的官兵肝胆俱裂,张士诚仅用一个晚上就打下了高邮城。天色大亮,元兵俘虏这才发现张士诚的部下手无寸铁,原来每人手里都是毛竹扁担,扁担上绑着一条大鲫鱼,看上去就像闪闪发光的大刀。自此盐城人便把鲫鱼称为“刀子鱼”。后来张士诚经常用红烧鲫鱼犒劳部下,红烧刀子鱼也流传至今。

  盐城八大碗,入味更入心

  “盐城八大碗”属淮扬菜系,从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来说,盐城自古盐业兴盛,人们熬盐时会大量流汗,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所以半汤半菜成了盐城八大碗的一大特色。

  “八大碗”讲究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四季有别。更要刀工精细,烹制考究,兼具炖、焖、蒸、烧、炒、烩、煎、贴,注重调汤。菜品简单纯正,保持原味,浓而不腻,淡而不薄,酥烂脱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改其味,海鲜的烹制更是独具地方特色。

  古代有“世上两难”的说法,这“两难”即“考秀才”与“做厨师”。盐城名厨人才济济,身怀技艺。他们言传身教,代代相传,传承发扬着八大碗的饮食文化。其中代表人物分别是曹赞成、王寿仁、何寿庆、王荫曾四位名师大家。

  如今,游客坐在高铁上,也能吃到热气腾腾的盐阜红烧肉、肉坨子、烩土膘等盐城美食。2021年10月,高铁热链特色餐“盐城八大碗”在盐城高铁站上线,让远在异乡拼搏的盐城人感受家乡的温度,让远方的客人感受盐城的问候,通过美食了解盐城,爱上盐城。

  盐城八大碗,是盐城美食文化一张亮丽的名片,承载着盐城人的记忆,开创着灿烂美好的未来。

  供稿:“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

  作者:应飞

  江苏省作协会员,盐城民进会员

  图片:耿耀明

  盐城市科协企工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