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版 全民阅读

《江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萃》:

舌尖上的非遗——桂花鸭制作工艺

社区新报 | 2023年03月03日

  南京人吃鸭历史悠久,文献记载也相当丰富。

  晚清陈作霖编《金陵物产风土志》云:“鸭非金陵所产也,率于邵伯、高邮间取之……阑池塘以畜之,约以十旬,肥美可食,杀而去其毛,生鬻诸市,谓之水晶鸭;举叉火炙,皮红不焦,谓之烧鸭;涂酱于肤,煮使味透,谓之酱鸭;而皆不及盐水鸭之为无上品也。”

  盐水鸭又名桂花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味美鲜香,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是南京的代表性特产。关于桂花鸭的来历,民国《妇女杂志》载:“俗以鸭至八月中旬最肥美,故名桂花鸭。”也就是说,到了农历八月桂花飘香之时,盐水鸭的滋味最为肥美,故以月令得名。还有《白门食谱》一说:“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说鸭的口味有馥郁的香气,百姓误以为是添了桂花香,亦可聊备一说。

  桂花鸭的制作是以净鸭为原料,以板鸭的制作工艺为基础。板鸭的制作口诀“鸭要肥,喂稻谷;炒盐腌,清卤复;烘得干,焐得足;皮白、肉红、骨头酥”同样适用于桂花鸭。只有讲究了用鸭的体质、杀鸭的刀口、净毛的温度等,才会产生真正的美味。故《金陵物产风土志》称“水晶鸭……烧鸭……酱鸭,而皆不及盐水鸭之为无上品也,淡而旨,肥而不浓”。

  制作桂花鸭的必备用料是净鸭1只(约1500克)、花椒12粒、八角2个、生姜5克、葱段2根、精盐85克。其主要步骤如下:将净鸭去掉小翅和脚掌,在右翅肋下开一个6厘米长的小口,取出内脏,拉出食管和气管,疏通肛门,用清水浸泡洗净沥干。炒锅上火,放入精盐、花椒粒炒香后倒出待用。将鸭子放在案板上,取50克椒粒盐,从刀口处塞入鸭腹内晃匀。另取25克椒粒盐擦遍鸭身,再将剩余的椒粒盐,从刀口和鸭嘴内塞入,放入缸中腌制(夏天1—2小时,冬天4小时),取出后放入清卤内腌渍(夏天2小时,冬天4小时),然后挂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用6厘米长的竹管插于鸭肛门内,取生姜2克、葱1根、八角1个,从右翅刀口处塞入鸭腹内。汤锅加清水、生姜3克、葱1根、八角1个烧开,将鸭头朝下放入汤锅内,让鸭全部淹没在汤内,烧至锅边起小泡,用小火焐20分钟,将鸭捞出控净腹内汤汁后,再入锅中焐15分钟,取出沥干,抽出竹管,晾凉后切条装盘即成。

  桂花鸭的制作,包括宰杀、腌制、烘干、煮熟等过程,因其腌渍、复卤期较短,故需店家现做现卖,顾客现买现吃,相比板鸭,不宜久藏。

  (摘自南京出版社《江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萃》,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