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版 智慧5G

小心!这几类诈骗短信不要信!

社区新报 | 2023年03月03日

  互联网时代,用户就是流量,平台商家少不了通过发送短信关怀用户,但与此同时,不法分子也趁虚而入,炮制“服务”“赠礼”等诈骗短信,骗取个人信息、钱财。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常见的诈骗短信类型,提高警惕,远离诈骗!

  公共服务类

  冒充社保局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社保局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的医疗保险信息不完善,受害人点击链接后被骗取身份信息以及银行卡账号、密码。

  冒充市场监督管理局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市管局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的营业执照未如期上报,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链接至非法平台认证登记,骗取私人信息。

  ETC失效诈骗

  不法分子发送ETC失效的诈骗短信,称需点击短信上附带的链接登录网站进行身份验证后,才能继续使用,获取受害人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

  金融理财类

  清退还款诈骗

  不法分子谎称响应国家政策办理贷款额度结清,诱骗受害人交清退金或保证金,要求转账到其非法账户,甚至指引诱导受害人进行二次变相贷款。

  理财推销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金融机构发送短信,推销“高收益理财产品”,并诱导其添加好友沟通。随后谎称在线购买,引导受害人向其转账。

  信用卡异常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发送信用卡异常诈骗信息,诱导受害人回电,再以核实账号信息为由,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等信息。

  借贷资格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或贷款企业发送贷款资格更新成功等诈骗信息,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进一步骗取银行卡号等信息。

  银行信息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机构,发送手机银行失效诈骗短信,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钓鱼网站并获取银行卡号等信息。

  中奖兑换类

  中奖领取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平台机构,谎称受害人在某直播中获得奖励,需联系客服领取。对方以缴纳中奖税款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

  积分奖品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快递等公司,谎称受害人在本年度服务达到一定额度,诱导受害人加好友领取奖品,再通过变相贷款等手段骗取受害人财产。

  刷单点赞类

  不法分子发送诈骗短信,以“视频点赞”“网店刷单”等赚取佣金为由,引导受害人下载注册恶意APP(此类APP上信息均为虚构),诱使受害人充值会员费、缴纳保证金,或诱导受害人做任务获得小额提现,而后又以“操作错误”“提现需要补单”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多次充值刷单、转账汇款。

  遇到以上诈骗短信,请务必提高警惕!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添加陌生好友,不安装非官方软件,注重保护个人信息,警惕诈骗手段。

  通讯员 孙苗 本报记者 邹云香

  

  

  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