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患者术中突然血压持续降低!”“生孩子太疼了,来一针让我生孩子不再疼!”“胃肠镜检查太难受了,来一针让我在睡梦中做完检查!”“我这疼痛,该用哪种止痛药?”这些问题,都需要麻醉医生来帮大家解决。很多人认为,麻醉医生的工作不就是打一针,让人睡一觉吗?其实大家都误解麻醉医生了!
3月27日至4月2日是“中国麻醉周”,主题是“敬畏生命,医患同行——讲好麻醉故事,助力健康中国”。记者采访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手术与疼痛管理科主任孙杰,请他为大家揭示麻醉医生的“真实面目”。
让患者“睡一觉”更要“醒过来”
孙杰解释,麻醉的工作其实在手术前就开始了。对择期手术的患者,麻醉医生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如身高、体重、心肺功能、健康状况等。根据这些来选择麻醉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同时判断患者的麻醉风险,以及是否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手术中,麻醉医生仿佛就是手术室里的全科医生。在为患者麻醉后,要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患者手术期间呼吸、血压、血氧、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如果手术中出现意外状况,麻醉医生要联合外科医生快速诊断、快速处理,第一时间化解危机。
麻醉医生不仅是让患者“睡一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醒过来”。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还要关注患者麻醉后的复苏情况,继续监护其身体状况,确保生命体征平稳。等麻醉药物代谢掉,患者恢复神智才能送回普通病房。孙杰介绍,麻醉医生不仅在术中为患者保驾护航,还要从手术前到手术后全程关注患者情况。
局麻不比全麻风险小
孙杰说:“全麻是全身麻醉的简称,麻醉药物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进入人体,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让患者几分钟内进入神志消失的‘睡眠’状态;局麻即局部麻醉,是使身体的一个部位或者局部区域失去感觉,但是患者还是有意识的。”
局麻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比全麻少,但是对于注射要求更高,如果不慎将麻醉药物注入血管,同样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并不存在局麻比全麻风险小的说法。目前有研究显示,全麻和局麻的安全性差不多。
术前禁饮禁食很重要
麻醉手术尤其是全身麻醉,会抑制患者正常的咽喉反射。孙杰表示,如果患者麻醉时是饱胃状态,很可能造成胃里的食物反流到食道和口腔,导致误吸入进气管,引发术后肺炎或缺氧窒息风险。所以在麻醉手术前,患者要禁饮禁食。进行择期麻醉手术的患者,术前禁止固体食物12小时,禁止液体食物6小时。
胃肠道功能比较好的患者,可以适当缩短禁食时间。而血糖调节功能较差的患者,为预防低血糖发生,禁食禁饮期间可适当补充能量液体。
通讯员 刘敏 本报记者 邹云香 策划 鲁冬妮
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