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版 辟谣台

“保健大米”营养更丰富?别把大米当作保健品

社区新报 | 2023年04月07日

  大米是我国的主粮,近年来,不少保健概念大米纷纷进入市场。高钙富硒大米、竹营养米、麦饭石大米……商家声称在大米中加入了矿物质、钙等营养元素,吃米饭就能保健。保健大米真如宣传的那样,含有更丰富的营养吗?

  国家一级营养师、山东省潍坊市营养师协会会长王桂真指出,商家所宣传的保健大米的各种功效,其实与强化面粉差不多。

  例如“富硒大米”是人为在大米中添加了硒元素。大米中硒含量只要超过40微克/千克就可称之为“富硒大米”,正常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50微克硒元素,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但硒元素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并非植物性食物,而是海产品和动物性食物,比如肉类、肝脏、肾脏等。加上水稻本来就不是富硒作物,不应期待吃米饭达到补硒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朱智伟称,市场上的保健概念米只是市场营销策略,并没有相应实验能证明实际保健疗效。

  朱智伟分析说,如果土壤中硒含量较高,水稻直接从土壤吸收,生物转化,这是安全的。但如果采用喷施叶面肥等方法,若操作不当,则会存在安全隐患。

  而“麦饭石大米”则是将麦饭石的功效嫁接到大米上,被宣称是最安全的大米。实际上,水稻吸收麦饭石是有选择的,不可能全部转化,吸收了哪些成分、是否安全,都应该以试验数据来说明。麦饭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无机的硅铝酸盐,铝易蓄积在大脑中对脑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果种植对铝有吸收特性的作物,例如小麦,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满足人体对于主食的需求才是大米最大的作用。专家表示,应该通过营养元素相对较多的蔬菜、水果和肉、奶、蛋等补充营养,别把大米当作保健品来吃。

  文章来源:辟谣平台综合健康时报、学习强国、《新京报》、央广网、海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