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版 头版

用跑步“照亮”人生

社区新报 | 2024年05月17日

  今年即将迎来2024年巴黎残奥会。8月28日—9月8日,无数充满拼搏精神的残奥健儿们将在比赛中一决高下。目前,有着视力障碍的速跑运动员沈亚琴刚飞往日本参加世锦赛,和其他运动员一起,角逐巴黎残奥会的入场券。此前,她曾获得2016年里约残奥会女子4*100米项目的金牌。

  先天失明,寄养于乡下

  1990年12月,沈亚琴出生于苏州吴中区。因为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无法跟上普通学校的学习进度。当时,由于家人对关于残障人士权益保护和救助的政策法规缺乏了解,在18岁之前,没有为她办理残疾证,也没有送她到盲校学习。在这段时间,她被留在乡下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沈亚琴的父母后来又生了一个妹妹,“他们希望妹妹能在他们离世之后照顾我的生活。”沈亚琴说。。

  沈亚琴直言在农村的那段时间“非常寂寞”,每天跟着外婆和奶奶学习各种生活技能,也学着编藤椅和种菜。“我视力不好,手经常会被藤条划破,但最终还是学会了如何编出一把完整的椅子。”缺乏接触外面的世界的机会,沈亚琴一度感到前途黯淡,但她并没有消沉很久,对学习的渴望在她心中变得日益强烈。她将平时编藤椅卖的钱全部攒下来,希望有一天能用这笔钱支付盲校的学费。“当时盲校的学费是一年三千多元,家里确实困难,拿不出这笔钱,后来我们才知道国家有政策,可以减免学费。”她告诉记者。

  路虽崎岖,“妈妈是我的眼睛”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8岁,沈亚琴顺利办理了残疾证,个人信息被录入到系统中。工作人员给她安排了很多培训,包括电脑操作、盲人推拿、烹饪等,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接触到了体育。2009年,沈亚琴参加了市运会,同年被推荐到昆山残疾人训练中心进行体育训练,后进入省队训练。因接触时间太晚、基础太弱等因素,中间曾被退回去一年左右。“虽然有点沮丧,但我并没有放弃体育。那段时间,妈妈四点多起来陪我跑步,帮我避开障碍物,妈妈就是我的眼睛。”谈及这段经历,沈亚琴充满了感恩。

  这个世界没有放弃她,包括教练、妈妈和她自己,都想要继续追逐体育梦,每逢有活动,几个教练都会让她去参加。之后,她在2010年的江苏省残疾人运动会中获得100米、200米和400米项目的第二名,战胜了曾经的省队选手,后来又参加了第八届残疾人全运会、北京世界残疾人大赛等一系列比赛,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沈亚琴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她先后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五四青年、江苏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体育之光,让人生变得广阔

  谈及体育对自己生命的影响,沈亚琴如此描述:“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原本残缺的生命,曾经灰暗的人生顿时变得无比可爱。”在18岁之前,由于视力障碍,身边常常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甚至父母为她规划的人生是让她依靠妹妹或未来的丈夫,这让她一度变得无比自卑。但她自知,妹妹以后也会有自己的生活,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可以不用依靠别人。“在之前,我始终处于一种挣扎的状态,总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慢。接触体育后,我才深刻体会到‘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的感觉。”

  体育对沈亚琴的意义是巨大的,使她拥有一份自立自强的事业,同时也给予她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曾经由于身体障碍带来的童年创伤,都一一得到疗愈。对自己目前取得的成绩,沈亚琴一直心怀感激。她告诉记者,体育竞争非常残酷。很多人还没有站在赛场上,就因为各种原因黯然离场。在此前的训练和比赛中,她曾多次受伤,严重时医生曾警告她继续练下去后果很严重,甚至会瘫痪。她也很多次想过退役,却总是告诉自己再熬一熬,最终熬到35岁。此时,她依然自信沉稳地站在赛场上。

  “人生就像剧本,很多人说戏如人生,我的命运剧本一开始就被书写好,我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我可以用我喜欢的方式去度过我的一生。”沈亚琴说。被问及这次比赛的心情,她表示经历过这么多的比赛,心态已经非常平和了。“尽力去跑就好,不让自己留遗憾。”她笑着说。

  本报记者 王倩 策划 向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