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版 综合

求学十记

社区新报 | 2024年05月17日

  从1972年3月上小学,到1989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我在求学之路上走了18年。走出校园后的30多年,也一直没有停止过读书。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录下亲身实践得来的些许心得和感悟,对自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盘点,对后学也或有多多少少的裨益。

  一、十八载寒窗,一路勤读

  我上小学的时候,正是“读书无用论”盛行之时。张铁生高考交白卷、北京一名小学生发表“反潮流”的日记,这一类的事件不断打破校园的宁静。但是,我所在的无锡市健康小学从来没有停过课,老师们依然顶着压力认真教学。我们从四年级开始就开设英语课,在那个时代应该是比较领先的。出身于普通工人家庭的我,生活可以用“粗茶淡饭,布衣穿结”来形容,家里长年的主打菜就是蔬菜,穿的衣服大多是自学裁缝的父亲一针一线缝制的。父亲打油诗中“补丁衣服三分饥,狭小房间十分挤。想法搭起高架铺,设法自制小玩意”几句,是家中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不需要父母操心。父亲到现在还常说,去学校开家长会是他觉得最光荣的时刻,因为每次老师都会表扬我,家长们都会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那一刻,所有的辛劳都值了。

  对这所早已被合并的健康小学,我有特殊的深厚感情,不仅因为这是我知识启蒙的地方,更因为中学校舍紧张,我的初一也是在这所小学上的,除了英语老师沈娟娟是中学派来的,其他各科老师都是我们熟悉得如同家人的小学老师。我们班每次考试的平均成绩并不比初中本部的班级差,这一点令小学的老师自豪,令中学的老师惊讶。班主任邱新华老师至今还记得,有一次语文考试就我得了满分,初中本部没有一个满分。是这所小学所有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老师们,给我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而初中的沈老师总是骑一辆旧自行车而来,她两头都有课,常常改完我的作业就把全班的作业交给我改了,让我早早地当了“小老师”,虽然只教了我一年,却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1978年,我按片区来到无锡市第二十二中学(今湖滨中学)读初二。这是一所非常普通的中学,但不得不说老师们都很敬业,教学上各有其才。我非常珍惜这样有着诸多良师的学习环境,一如既往勤奋学习。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时,我得了全年级第三名,我们前四名在年级大会上上台领奖。我自己并不满意,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期末考试时我成了全年级第一名,一直到初中毕业这名次就没有变过。

  很想安心地继续在这里读高中的文科班,去考自己心仪的大学,老师们也想把我们这些好学生留下来。可是,学校要改成职专,不办高中了,于是学校动员大家考省重点中学——无锡市第一中学。1980年9月,我考进了一中的理科班。两个月后,因为对理科兴趣不大,从自己特长考虑,我申请改上英语班(当时没有文科班),这个班就是为报考外语专业而设的。在英语班,我学习成绩依然保持在前两名。1983年高考前夕,老师动员我改报了中文专业。当年7月,我以江苏省文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

  那时候是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志愿,我原本想填北京大学为第一志愿、复旦大学为第二志愿、南京大学为第三志愿。南京大学来无锡招生的丁柏铨老师是一中的毕业生,他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不厌其烦地做一中领导、老师和我父母的工作,让他们相信我到南大会有更好的发展,生活也更加适应,一句“北京没大米吃”让我母亲泪水涟涟。在这种“强大攻势”下,我终于把南京大学作为第一志愿,而让北大、复旦作了陪衬。2007年6月高考季,《金陵晚报》还以“听说北京米少就没报北大”为题对这事作了报道,这当然只是一笑,但丁老师的心理攻关能力真是了得!

  南京大学是爱才的,为我创造了最好的学习条件。入学后,达到一年级英语免修条件的我直接修大二英语,一学期后进入二年级英语快班。我被选拔为南大首批“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可以享受教师的借书待遇,每年学校还发给20元书报费。系里指定吴翠芬副教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我在她的引领下开始走上学习研究古典文学的道路。我还获得了首届“黄侃学术奖”,这份殊荣给了一个青涩学子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更加有志于学、发愤图强,大学一年级、二年级都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大学三年级时,我以26门必修课全优的成绩提前本科毕业,推荐免试为中国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文史研究大家王气中教授学修古代散文。读研期间,我不仅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还有缘亲闻程千帆、周勋初、卞孝萱、郭维森、吴新雷等名师的教诲,对我一生做人问学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1989年6月,我顺利完成论文答辩,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8年求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未完待续)

  作者:张明,江苏省统计局一级巡视员、机关党委书记,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省党的建设学会专家库成员,省级机关党员教育培训兼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