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版 教育·悦读

小暑记

社区新报 | 2024年07月05日

   《喜夏》

   宋·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虽然夏天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甚至全球平均气温一直有上升的趋势,但得益于蒸蒸日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早已普及到千家万户的空调,其实大多数人对“酷暑”与“苦夏”是没有多少体验感的。但时光回到从前,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夏天是真的热,也是真的苦。

  有多热呢?这么说吧,“锄禾日当午”的大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不到十分钟,随身带的一条毛巾都能拧出水来。而再过一会,身上都不会出汗了,因为刚冒出来的汗就被阳光烤干了。此时的肩上胳膊上,只剩下黑得发亮的皮肤和一道道海浪一般的白色盐渍,蜇得人生疼。

  而对于当年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夏天热是热了点,但总体来说却是最开心的季节。原因很简单:要放暑假了呀,而且是满满两个月的暑假!

  两个月的暑假,一群稚气未脱的半大小子,可以做什么?记忆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大概是三件事情:钓鱼、游泳、做作业。

  每天一大早,趁着气温还没上来,赶紧带着铁锨、小铲,来到水塘边或者家院后的湿地里挖蚯蚓,甚至是猪圈旁边的沤粪池边上——那里更潮,蚯蚓更多。但我是不愿去的,因为太臭了,为了几根蚯蚓,犯不着。

  挖好了蚯蚓,装在小盒子里,上面再盖点土(防止蚯蚓被中午的太阳晒干),一群五六个娃娃,头上戴着已经毛了边的草帽,肩上扛着一根自制的、两三米长的竹竿,手里拎着小网兜,就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到了河边,大家间隔三四米,摆好阵势开钓。只等了几分钟不见有鱼上钩,就急了。不知道谁提议:“不钓了,咱们去洗澡吧!”(对于下河游泳,我们方言统一叫“洗澡”)马上迎来一片赞同“走走走!”于是,刚才还是“衣冠楚楚”的少年,立马化身为“赤裸特工”,跑到河上的小桥上,随着一声接一声的“扑通、扑通”,河面顿时下起了饺子。当然也有人胆小不敢跳,就脱光了衣服从岸边走进河里,时不时被带刺的水草扎得龇牙咧嘴。

  等到估摸着要吃饭了,大家就陆续上岸穿衣服,收拾鱼竿,提着空空的网兜回家了。路上还不忘把蚯蚓扔掉,不然大人们会知道我们又偷偷下河了。

  吃过午饭,大人们去田里干活,而我作为村里成绩最好的孩子,就责无旁贷地组织大家一起做作业。挨家挨户地去喊,有时候去我家,有时候到最后一家集合,把平时吃饭的八仙桌搬到门楼子底下,每人一个板凳,然后就趴着开始了。暑假作业虽然枯燥了一些,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干活,正大光明地逃避“劳役”。所以“聪明”的我们,没有不爱做作业的,天气越热,越爱做作业。

  不过,做作业可不比钓鱼那般自由随性。钓鱼可以中途下河洗澡,钓不到也没关系,但做作业是一定要“出成果”的。不然,大人回家一看,发现你一个字没写,“那行,明天下地干活去”!  纤尘

  

  钱新明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