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版 综合

“讲·读·演”大赛备赛系列之六:

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社区新报 | 2025年04月25日

  比赛时,除了散文与诗词,选手们比较喜欢选用的就是故事了。我们听过许多故事,有偏向现实的、叙述性质的故事;有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故事和寓言;还有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呢?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大,但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并不难,主要把握两点,先学会“拆”故事,再学会“拼”故事。

  “拆”故事

  选手们选择的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是这个故事里最精彩的片段。那要怎么“拆”呢?

  先“拆”结构。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故事是由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的。首先我们要充分理解,这几个部分对应的是哪些段落或语句,把握故事的叙述逻辑。

  再“拆”角色。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谁?他遇到了哪些人?这些人的性格是什么样的?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不同的角色需要用不同的语音语调、动作姿势来表现性格特色,这样就让故事瞬间有了活力。

  “拼”故事

  经过第一步之后,选手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把握。这时候就要开始第二步——“拼”故事。

  故事本身是相对完整的,经过梳理和拆解,我们对每个部分和人物有了细致的了解,接下来需要进行整合:整合情节结构,整合人物关系。

  故事发展的推进要运用语调的起伏、感情的渲染和节奏的加快来突出高潮部分,人物角色要用对白、语气、姿势来切换。我们要找到一条线索,将故事段落串联起来,将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

  反复练习,不断揣摩,最后才可以将这个故事完整、连贯、充满感情地呈现出来。如果注意到故事各部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人物角色的不同特点,再通过语气、语调等表现手法加以呈现,故事将讲得更好,更吸引人。

  活泼、夸张、生动、叙事多变是童话、寓言很重要的语言特点。在展示时要注意调动丰富的想象、联想,使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体态在自己脑海中活起来,在有声语言中要饱含形象感受,语气、节奏要贴近角色、加强变化。可以适度地模拟作品中角色的音色、语气,运用拟声、夸张等表现手法,就可以使作品更为生动、传神。

  文章来源:“七彩语文”微信公众号

  

  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