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金陵,万象更新。4月20日上午,在紫金山岚与北大楼书香交织的百年学府中,一场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盛宴如约而至——“2025中国南京(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博览会南京大学分会场”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田家炳楼新生活动中心华彩启幕。值此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这场以“人与矿产资源”为经纬的盛会,通过学术研讨、科普展览、产业联动等形式,展现地球科学魅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产学研融合
共绘地学文化新图景
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夏敏主持,其声清朗,为盛会拉开序幕。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董婷在致辞中表示:“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们共同开启南京矿博会南大分会场活动,这既是展示地球科学前沿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响应‘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生动实践。”
董婷介绍,作为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南大地科院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通过科普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深化公众对地球科学的认知。她热情邀请各界人士参与5月15日—5月19日的南京矿博会,共同探索自然瑰宝的科学奥秘。
南京矿博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潘正勤在致辞中强调,矿博会与南大携手三年来,已从单一展览升级为“学术—科普—产业”三位一体的地学文化平台。潘正勤指出:“矿产资源不应是文明进步的‘战利品’,而应成为永续发展的‘启示录’。”他呼吁社会各界重新审视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以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推动可持续发展。
江苏江文展示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云富在开幕式上详细阐述了本次展览的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案。他表示,本次展览以“人与矿产资源”为主题,旨在通过科学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展陈设计,打造一场兼具教育深度与视觉冲击力的沉浸式科普体验。
五大主题展区
解码地球46亿年史诗
本次展览分为“仰望星空”“大地探寻”“矿石纪元”“人造奇迹”“真石真相”五大单元,结合矿物晶体特别展示区,全面呈现地球演化与人类文明的互动历程。展品涵盖陨石标本、成因矿物、人工合成材料等,辅以科普展板与数字大屏,生动阐释矿产资源在文明进程中的角色。
“仰望星空”展区通过宇宙大爆炸元素诞生模型、稀有陨石标本,揭示星际奥秘;“矿石纪元”展区以石器时代至信息时代的矿物应用为主线,展现人类与矿产的万年合奏;矿物晶体特别展区更是点睛之笔:黄铁矿的立方晶系恍若几何圣殿,紫水晶洞中折射出地心虹霓,观者无不叹“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观”。
以绿为媒
共筑可持续发展未来
盛会不止于展览,更是一场思想的远征。活动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通过科学叙事呼吁公众关注地球资源保护。展览特别设置互动鉴别区,引导观众分辨天然宝石与人工仿制品,强化科学探索意识。
开幕仪式后,与会领导、师生及媒体代表共同参观展览。据悉,活动将持续至5月20日,预计吸引超万人次参观,此次活动不仅为金陵城增添一抹“科学春色”,更以“南大范式”为全球地学文化传播树立标杆。
十载耕耘,玉汝于成。南京矿博会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矿物宝石化石交流平台,推动科学普及与产业经济协同发展。本次南大分会场的成功启幕,标志着“展会搭台、高校赋能”模式迈向新高度,为全球地学文化交流贡献“中国智慧”。
此外,出席本次活动的其他人员还有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党委书记施林淼、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汤晓茜、南京矿博会组委会副主任桂长杰、南京矿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彭兆远、南京矿博会组委会秘书长王颖军。
见习记者 鲁冬妮
图为活动仪式揭幕现场。 受访者供图